听新闻
放大镜
给活牛注水 不只是残忍
2018-12-27 14:55: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南京有些宰牛作坊,曾采用给活牛注水的手法增加牛肉的重量。最近,因南京周边查得严,注水牛作坊转移到了安徽全椒、来安两县,注水手法更加残忍,附近村民每天都能听到牛的彻夜惨叫。记者调查发现,大量黄牛被使用塑料水管插在鼻孔上注水,注水长达12小时,注水约120斤,现场有的牛流泪下跪。目前,南京警方已查处了相关屠宰点。(11月21日澎湃新闻)

  牛的流泪下跪也许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与人的流泪下跪不可同日而语,但牛被注水时的痛苦一定是真实而剧烈的。据报道,作坊老板竟笑称“不痛苦”,这是在赤裸裸欺负牛不能言。在“福利屠宰”渐成共识的今天,这种给活牛注水的残忍做法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给活牛注水不只是残忍,更涉嫌违法犯罪。给活牛注水的目的是增加牛肉的重量,牟取暴利。低价注水牛肉进入市场,不仅会扰乱市场秩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更会给公共健康带来一系列隐患。往轻里说,注水牛肉短斤少两、容易变质、降低口感;往重里讲,则存在病毒感染、农药残留等潜在危害。说到底,给活牛注水的行为已践踏了食品安全的底线。

  事实上,注水牛肉问题并非个案。早在2013年1月,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就曾以《问“水”牛横行到何时》为题,曝光了河北无极县部分村庄私屠滥宰问题严重,大量注水牛肉流入市场一事。近些年来,特别是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多地注水牛肉案被查获,不少屠宰作坊老板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锒铛入狱。

  严刑峻法为何震慑不了注水牛肉?一方面,非法屠宰作坊较为隐蔽、执法取证存在困难,另一个方面则是监管执法存在“水分”。特别是涉及多部门、跨区域的食品违法案件,任何一个监管环节掉了链子都可能导致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南京这次多部门配合跨省执法,既是对不法分子的震慑,也是对涉事地监管部门的提醒和督促。

  “四个最严”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顽疾找准了病灶、开对了药方,但关键还在落实。据报道,因为价格低,注水牛头在南京市场卖得非常火,很多客户排队等候,记者暗访后终于揭开了黑幕。其实,面对市场价格的异常表现,监管部门更应先知先觉、主动出击。监管不能仅限于耸人听闻的“活牛注水”环节,更要涵盖销售和消费终端等所有环节。

  编辑:泰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