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文史风尚:孔子有多卓 颜子有多苦
2018-04-17 16:18: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电影《孔子》剧照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孔子也以这个弟子为自豪。然而,颜回却觉得自己的老师太高尚、太卓越了,简直学不来,以至于为达不到孔子的境界而苦恼。汉朝的杨雄为之感叹道:“颜苦孔之卓也!”后人吴秘对此加了个注解:“颜子曰: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他们都确认了颜回的苦恼不假。

  其实,孔子远非那么高大上,颜回大可不必如此自卑。比如他的老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再比如见了美丽的南子后神魂不定,赌咒发誓竟支吾其词:“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咋不说“天打五雷劈”呢?这些肯定不值得学生仿效,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品德,反倒值得老师好好学习。孔子也颇有自知之明地为此称赞过颜回:“贤哉回也。”

  追溯颜回苦恼的原因,是不是跟现今的发烧友一样,崇拜偶像昏了头?只看到老师头上耀眼的光环,便觉得高山景行、自愧难及?从颜回觉得老师高不可攀的苦恼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须知,英雄和偶像都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们无非在某些方面比大众杰出一点罢了。硬要把他们描绘成三头六臂、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那就只能平添学不来、够不着的苦恼了。而且过于拔高的英雄反而失真了,让人觉得虚伪做作、不值一哂。

  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有个十分著名的作家——姑隐其名,免生是非——称得上才气横溢,他写的一部长篇小说畅销全国,其中典型人物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但“文革”中他又出了一部长篇,可惜是遵照当时“三突出”创作方法写的,小说中的正面人物镀的金光太多,过于耀眼反倒让人眩晕,结果晕得没有一点影子了。它说明无论是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模范先进,如果只是一个枯燥的概念符号,别人也就无从效法了。

  孔子首创的“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这种办法开创了写历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致使后世看历史扑朔迷离,不加考证难见真相。

  隐恶扬善固然是好事,但是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若一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一旦被人从大数据中窥测到那不可告人的一面,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历史的真相,不需要任何掩饰,否则,后人从历史中借鉴的,可能就是一面面哈哈镜。

  英雄模范既然是人,就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他们的长处而非短处,倘若把缺点和错误无限放大,进而否定其榜样作用,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可供学习的楷模了。耶稣和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圣人毕竟是神话,天上可有地下绝无,那真的是“颜苦孔之卓”,学不来的。“文革”时曾经号召批判师道尊严,学生们拼命发掘老师有生以来出现过的问题,上纲上线地写大字报,还大会小会批斗,闹得老师颜面尽失,学生也心无敬畏。应该说,学生向老师学习的主要是知识。而不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每一面。何况孔圣人也有短板,我们还能苛求他人吗?

  说句公道话,孔老先生贪图美食、钟爱美色,“食色,性也”,丝毫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妨碍他在某些人心中成为圣人,反倒可以省去“颜苦孔之卓”。其实这位老先生同南子在卧室相见,根本没有旁人在场,他自己面红耳赤地连说两个“天厌之”,才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最可笑的是,过了不久他又嘀咕了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硬是授人以柄,给身后留下了一个千古公案。

  设若孔老先生出生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他绝对清楚:用“春秋笔法”包装自己,只能适得其反。你想想,他只去会见了一下南子,而且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子路就很不高兴,如果他的所有短板都被人肉搜索出来,三千弟子岂不要作鸟兽散?

  编辑: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