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由贵到亡
2018-04-17 16:59:00  来源:

   《战国策·赵策》有段令人难忘的话,是魏公子牟辞别丞相范雎东归时说的。文言佶屈聱牙,我把大意译成现代白话吧,是说“一个人掌了权,他没想着富,富就来了。他富了没想膏粱鱼肉,膏粱鱼肉也会到来。他山珍海味饕餮没想着骄奢淫逸,骄奢淫逸也会来的。他骄奢淫逸当然不想死亡,但死亡定会来到”。

  一个人掌了权,即“贵”了,把持着予取予夺的权杖,威风八面,口出法随,比如可以封官许愿,当然就有人巴结他,给他送来金银财货——“贵”是位显,“富”是财丰,贵与富,很多时候是相连的。他富了,“白玉为床金做马”,有条件过着膏粱纨绔生活,就要尽情挥洒呀。过惯了一掷千金生活,他便越吃越馋,任性纵欲,心肠变得狠毒起来,陷入骄奢淫逸而不能自拔,淘空了身子,结怨于广大民众,就离死期不远了。《赵策》引用魏公子的话说,“累世以前坐此者多矣”,意思是,“历来这样的人多了去了”。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阶级中,是一个普遍现象。

  其实不光春秋战国,不光“历来”,当今之世,这样的人还不少。我想今天贪官们对这番话,定有深刻感受。但贪官们并没有吸取“累世以前”的教训。

  由权贵而走向死亡,为什么会这样?

  在野蛮没落社会,握有权柄之人,其权的本质是压榨大众而为己所用的,如上述,他们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在现今社会主义先进社会,掌权者属于人民公仆,其权本质上是为民所用的,但是权力主体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特殊利益,足可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自己也难免灭顶——这是权力腐败并未彻底根除的缘故。

  在咱们社会,“权力腐败”即权力的蜕变,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即表现形式为以权谋私;方式为寻租、造租;主客体趋向法人化与集团化;腐败范围扩大、程度加深;新的腐败形式不断涌现。这样的权力腐败,直接损害了国家政治稳定,消解了国家政治生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的积极力量,阻碍了行政与经济体制的变革,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收入的分配产生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优秀人才外流或埋没,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降。

  正如一个落马的市委书记所说:“我的权力太大,稍不注意,它就会转化成金钱。”他算不上“大老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权力变成金钱。而腐败分子矫情的“稍不注意”,其实是权为己用,不经意间,贪欲渐长,想要的东西便会“自来”。他们的腐败,正是权力私有化、商品化、特殊化、家长化的恶果。一个市委书记不算什么——从大面积反腐成果看,这样的腐败分子,是一个相当大规模的群体。想想看,他们把持着权力,劫掠榨取了大量社会财富,成天醉生梦死,为所欲为,这样下去,堕落不期而至,刹不住车,招来民怨沸腾,就不光是腐败分子自己走向灭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蜕化变质问题。所以,把反腐斗争进行到底,是当今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命题。

  今天的掌权者,都是党的干部,我觉得他们不光要时刻重温《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有必要读点历史,比如《赵策》里的那段话。为加深大家印象,我把它照录于此吧:“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累世以前坐此者多矣。”

  (作者系杂文名家、高级记者)

 

 

  

  编辑:豆颖  

上下篇导读

 · 位置
 · 
 · 
 · 不赚钱的才能
 · 项链
 · 春日
 · 雨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