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村口的小路
2018-05-22 11:56:00  来源:检察日报

   小时候,老家的村口,有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虽然石头大小不一,铺得路面坑坑洼洼,但这可是村子里第一条硬化道路,是为了方便村里人出行而特意修建的。

  小路两边种着高大的泡桐树,两旁是开阔的庄稼地。每到春季,路旁的泡桐树开满了小喇叭一样的繁花,将小路遮得严严实实,引来无数的蜜蜂在树上忙活。走在路上,耳朵里全是蜜蜂在嗡嗡叫。小路这时成了我们这些小孩子玩耍的好去处。我们会盯着落在地上的花瓣,一旦有一只小蜜蜂爬到花里面去采蜜,就赶紧用手将花的两头捏住,一只蜜蜂就被活捉了。

  小路连着通往县城的公路,是村里人出行的必经之路。村子里的游子们都是循着这条路回家,又是在这条路上和家人分手道别。所以这条路又成了我们村里人的送别路。

  那时候,逢年过节,长年在外工作的大姐一家都要回来看望父母。离别的时候,母亲总要领着我们几个小弟妹,踏着这条小路,依依不舍地送大姐一家到村口。

  村里人出行都是从这条小路走到村口,在村口等候通往县城的班车。坐班车到县城,从县城再换乘长途客车、火车,去往各自旅途的终点。这时候,从村里各个街道出行的乡亲们在小路上汇聚,父母跟在儿女身后,一步一步送到村口,一定要亲眼看到他们上了班车才甘心。一年中难得一见的人也在这里相遇了,大家都带着温馨的笑容,一路上问候寒暄。

  走在小路上,母亲拉着大姐的手,一边慢慢走着一边说着最后分别的话。小外甥女跑前跑后,一会儿折树枝,一会儿捉虫子,感觉不到一点点离愁。走到半路,如果看见路口有班车经过,母亲总会说,不急不急,等下一趟。分别很快来了,大姐一家上了车,招招手,留下我们在原地眺望。看着扬长而去的班车,我心里总有一点小小的失落,什么时候班车也能载上我,让我也到外边的世界去看看。

  后来,哥哥从学校毕业,开始去外地打工了。母亲给他准备了一个帆布背包,装了鼓鼓囊囊一包行李。我背着背包,和母亲又踏着这条小路送他到村口,看着班车拉着他,渐渐远去。

  再后来,我也长大了,考上大学,终于可以到外地看看了,母亲又一次次地沿着这条小路送我出行。就这样,母亲把我们一个个送出家门,这时回家的路上,只剩下她一个人步履蹒跚的背影。

  一年又一年,在一次又一次的送别中,我们都长大了,离开了家,在外面有了自己的新家。如今的我早已经工作多年,而母亲也更加衰老,就是到村口的那条短短的小路她也走不动了,只能倚在门口和我们分手道别。

  一次回家,临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外边冷风阵阵,坐在车里,我再三叮咛母亲赶紧回屋。虽然母亲闭上了屋门,但在车灯的照耀下,我分明感到母亲在门后张望。就像她多年前送别我们时一样,一直等到班车在她的眼前消失才肯转身。

  很多年过去了,小路的面貌变化了很多。路两旁的泡桐变成了松柏,两边的田野里住上了人家。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面变成平整光滑的水泥路面。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了,很多人家买了汽车,再不用父母一步一步送到村口等班车了,以前那种“十里”相送的情形已很少见到。但每次回家,我还要从这条小路经过。每到这时,想起以前那一次次的送别,让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豆颖  

上下篇导读

 · 高墙枇杷黄
 · 立冬
 · 情为何物
 · 偏爱
 · 秋染大地
 · 我的姥爷是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