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回忆江南贡院
2018-04-17 16:38:00  来源:江苏省检察院

   在南京江南贡院里,我仿佛看到这样的一个情景:一个江南山村的孩子,十年寒窗,经过县一级童生试,考中生员(秀才)后,徒步来到南京,经过贡院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举人,得第一名解元。又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考中贡士,得第一名会员。又立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中进士,得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被分配到翰林院工作,开始为天子做文学侍从官,为国家和民族施展他的才华。同他一样,通过殿试后的上百名进士,从此走向仕途。

  这就是中国从隋代至清末,历时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全面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这就是中国低层百姓在和平时期青云直上的一条通道。

  回忆江南贡院,我先做学生,经历十年寒窗,过关摘冠。

  久久地站在学习工具油灯前,奶奶1962年教我的打油诗一直在我脑海萦绕着:“小时读书不用心,不知书内有黄金。早知书内黄金重,夜点明灯下苦心。”此时此地,我才完全明白清末出生的奶奶灯下有黄金的道理。我为油灯成为科举考试自始自终的见证物和伴随物而称赞,还为千百年来那些借光读书故事中的人物和事迹所感动,更为油灯照亮中华民族代代精英们的前程而讴歌。

  观看1:1的号舍原貌模形,还原图片上鱼鳞般的号舍建筑群原貌,我有几分的惊奇与怜悯。我真想不到,科举考试的场所如此盛大、庄严和繁密,每个号舍却又是如此的狭小、简陋、阴暗和封闭。尽管心疼古人,但我心里还是明白,国家对选拔人才的场所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严明的纪律。

  考试期间,所有的考生都要在号舍度过九天六夜,白天考试,夜间住宿。据说,中国最后一位探花,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商衍鎏先生,当年应试三科,会试两科,总共在号舍度过45天。事后他感慨地道出:“忆前尘梦影,不觉可怜而失笑矣!”

  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想象出考生们的表现力。

  他们要滴水研墨,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临帖功夫发挥出来,让试卷端庄、秀美;他们要把满腹的经纶运用到考题上来,让文风端正,内容详实,表现其博学多才,活学活用;他们要把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念、聪明的智慧,滔滔地倾吐出来,彰显其治理国家的本领;他们要把效忠天子、国家和民族放在首位,突出其无限的忠诚与可靠。看过他们的试卷,我惊叹不已;浅读他们的文章,我顿生豪气。我仰慕前人的文化品位,我敬佩前人献身国家的精神。

  明清时期殿试结果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三甲通称为进士,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进士是唐至清各代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

  在中国古人的眼里,金榜题名寓意为跳过龙门,前途无量。在贡院登科殿前,我试着跳过龙门,坐在状元椅上。我感受的是天子送来的一股春风;我滋生着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得意;我提升的是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我是北宋诗人汪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名言的践行者,我有唐代诗人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欢。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一千二百多年后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为文官考试制度。站在江南贡院科举考试的沿袭图表前,我为我们的古国文明和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我遐想,如果我们今天在江南贡院召开一个科举考试的总结表彰大会,我们应该设五个奖项。即:发明奖、突出贡献奖、创新奖、制度规范奖和爱惜人才奖。

  我们要将发明奖送给隋炀帝杨广,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皇帝,他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国家政权的局面,扩大了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为中下层知识分子进入主流社会打开了上升空间,使得中国历史从公元605年就进入了科举时代。唐武则天是突出贡献奖的得主。她在位期间,不但巩固了文举,还开设了武举,为国家人才辈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宋太祖赵匡胤,在科举考试制度上有创造性,他于公元973年,开设了殿廷复试的先例,使天子成为科举考试的最高考官,直接为国家选拔人才。明太祖朱元璋是科举考试处刑人数最多的皇帝。他的用心良苦是要让科举考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所以他得制度规范奖名符其实。爱惜人才奖我认为一定要送给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坚皇帝雍正,他在殿试上为考生举灯照明,陪考等卷的行为,正是爱惜人才的表现,更是国家重视科举考试的象征。

  面对状元墙上的《历代状元名录》,我认真地计算各个朝代的数量,其中:唐281人;五代36人;宋172人;金14人;元13人;明91人;清120人。总计727人。我仔细地查找我熟悉的名字。唐有张九龄、崔颢、王维、王昌龄、颜真卿、元稹、柳公权,宋有文天祥,清有翁同龢、陆润庠。正是:一墙群星灿烂,代代光耀中华,个个风流才子。他们是中国1300年科举考试的状元郎,他们是炎黄最优秀的子孙,他们是华夏文明的脊梁。

  状元墙下,我有悲有喜。悲的是我崇拜的偶像苏轼不在其中。我为公元1057年正月那场由朝廷礼部组织的省试而惋惜,我对宋代文坛宗主欧阳修忍痛割爱的“佳话”感到无语。就是欧阳修的大笔,将苏轼天下第一的文章判为第二,以致后来直接影响到苏轼在殿试上只考取了同科进士及第。

  喜的是没有出现戏剧中状元郎陈世美的名字。圣贤之地让我感悟出,中国的老百姓对于读书的人寄予崇高的冀望,在学问高深的同时还要求读书人道德高尚。戏剧《铡美案》在创作上虽然有一些虚构,但正是对老百姓情怀的一种表达。

  江南贡院建于宋,盛于明清。南京是明王朝的发祥地,南京辐射的江淮地域,是清政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富足必然带来了文化繁荣,也为江南贡院提供了成千上万的优秀考生。这样背景下的贡院自然受到国家的重视,这样人才济济的贡院必然名人层出。

  在这个光荣与梦想的摇蓝里,在这个栽满梧桐树的土地上,我采集到了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明清两代全国一半以上的官员均出自江南贡院;二是清代的四大名臣林则徐、左宗堂、曾国藩、李鸿章,都曾任过江南贡院的考官;三是一批中国的顶尖级历史文化名人,如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等,皆为江南贡院的考生;四是江南贡院的考生陈独秀,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第一任总书记。我明白,正是这样的贡院,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懂得,正是这样的人物,让中华文明的薪火代代流传。

  朝代更替,斯人已去,旧址半损,江山还在,丰碑永存。

  站在中华民族政治和文化的圣地上,面对祖先留下丰富遗产,我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国从隋至清末1300年,经历七个朝代更替,始终是一个封建王朝用暴力推翻另一个封建王朝,期间,科举考试不但没有夭折,反而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回望中华民族的伟业,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我的答案油然而生。

  科举考试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它根植于广大的人民之中;是它根植于先进的文化之中;是它根植于公平公正的机制中;是它符合新人代替旧人的社会发展规律。

  (作者岐李娃系中国检察官文学协会理事、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编辑: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