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笔的记忆
2018-06-29 11:37:00  来源:

   从检近30年的生涯,笔是不可少的。

  长期从检的人都知道,当时检察院的办案模式是“一封信,一张嘴,一支笔”,这个情况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两、三个人,带上人造革公文包,坐三轮或者二轮摩托车,甚至骑自行车,行走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办案,是常有的事情。

  到1995年前后这个情况大大改观,开始有了汽车。    

  1996年夏天,地级泰州市检察院刚刚成立,在江苏省纪委曹克明和黄树贤,省检察院检察长张品华领导之下,从全省多个纪委和政法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在靖江南园宾馆,指挥若定,当时就是“既打考虑”,也拍“苍蝇”。查办了不少大案、要案。其中,很多与当时轰动全国的无锡邓斌集资诈骗案件等息息相关。当然,江苏检察机关不光是打击犯罪,更重要的是发现管理漏洞,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江苏检察机关总结出来的“打击、保护、服务、促进”经验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并且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国内同行纷纷来取经学习。

  对于泰州检察机关来说,其中,有当地历史上首起处级干部受贿案,有首起超过百元的的贪污、受贿案件……,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群众拍手称快。回想当时的办案,钢笔是必不可少的,从接待举报、到询(讯)问,搜查笔录,到起草法律文书等,整个诉讼过程全部用得到。

  不光是办案,钢笔字也是考察干部的方法之一。记得1997年夏天,大家都在南园宾馆办案,靖江市检察院检察长苏增耀突然来到办案点,并且带来中专毕业生小冬。现场与检察室主任张春雷一起找人谈话,当场让已经通过法定程序考录进检察院的小冬拿出钢笔,记录整理。事后大家一致评价“事迹工整,详略得当,条理清晰”。现在,每次碰到她提到首份“实战”笔录,她都很自豪。    

  以后,办案中签字笔多了起来,但其实是量变,仅仅是钢笔的“变种”,仅仅是方便了些,无需要打墨水罢了。

  90年代末开始,全国检察机关开始“现代化强检”,经济检察科机构名称好相应更名为反贪污贿赂局,办案模式“一辆车,一台电脑,一部CALL机”。

  到2005年开始,全国检察机关开始走上科技强检之路,江苏检察机关在全国步伐走在前,运行质态优。在机构设置上,反贪污贿赂局裂变为反贪局、预防处、指挥办,办案模式是“精细化初查、科学化审讯、两化运用”,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90年代末开始,逐渐地,另外一种笔——“电子笔”,又向我们走来。   

  1999年,时任检察长王维三经过认真研究,认为电脑发展日新月异,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普遍应用,有必要抓电脑培训。从此,他和同志们一起,利用周五晚上,到一中计算机培训中心参加电脑培训。尤其是,一把手给大家做出了好表率,下班后直接在地摊上摊一个鸡蛋烙饼,一边充饥一边步行往学校赶,大伙儿济济一堂,认真听老师讲课。在工作实践中,将学到的电脑知识付诸于应用。用于办案、办公等。      

  有了这枝电子笔,检察机关办案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分析等的运用,大大加快了检察工作的发展,泰州检察机关多起案件荣获全国十佳精品案件。“12.19”案件还荣获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多次被写进“两高”的两会报告。预防邮路在全国推广。

  小小的一枝笔,纵向反映出江苏检察发展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国检察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继续深入,未来,笔又会进化到什么样子呢?或许,会出现眼控笔,眨眨眼睛,就会帮助检察官处理事情;或许,会出现“意念笔”,听从着主人的指挥;或许,功能更多、体积更小……

  带着幻想,进入梦乡,在梦里,我坐上童年使用的铅笔、青年用过的钢笔,飞越时空隧道,来到了未来,用起了未来的笔,书写着检察梦想……

   作者:葛东升

  编辑: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