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2018-04-23 09:43:00  来源: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中国史里面算是非常出名的一本书,上大学的时候就一直想阅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竟然一直没有读过,直到借此次院里的读书计划的东风才得以阅读,也只能怪自己太懒的缘故。不过现在读这本书也别有一番滋味,因为我们现在谋求中华民族复兴,自然就要以史为鉴,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面不一样的镜子。

  读这本书,就不得不了解这本书的作者黄仁宇先生。黄仁宇先生生于湖南长沙,是世界知名中国史学家,他早年考入南开大学机电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仁宇辍学参,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通过从军来拯救中国。1943年加入驻印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1946年参加全国考试后,获报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后承认国防部参谋。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拿破仑,而黄仁宇先生也没有这个机缘。所以后来偶然的机会,他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历史。他从十四岁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战后负笈美国,进入密歇根大学,以34岁“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后,其后又在该校研究所继续攻读。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然而被解聘第二年,其代表作《万历十五年》被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黄仁宇的经历本身就激励我,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他34岁才开始学习历史,照样不耽误他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总是抱怨自己已经过了学习的年龄,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跟黄仁宇比起来,我们还是太纵容自己。另外,黄仁宇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大家,跟他早期的经历也分不开。他一开始学工程学,后来投笔从戎,参加抗战,这些经历都为他以后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来看问题,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学问。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坐在家里闭门造车,要学会走出去,看看外面不一样的世界,丰富自己的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永远不是一句空话。不去经历,我们学到的永远是别人嚼剩下的食物,不去看看,我们永远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工作中,有些人认为检察干警书生气比较重,这从侧面说明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检察干警往往喜欢坐堂办案,与外面的世界打交道比较少,缺乏来自底层的经历,也就缺乏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导致我们在生活和办案中,不善于跟群众打交道,一身“书生气”。 

  再来谈谈我读《万历十五年》的认识,这本书的英文直译名字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作者之所以要写这一年,正是这一年所发生的表面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些小事,确实引起种种问题的机缘,也是加速明王朝破灭的导火索。正如作者在开篇所言“当年,在我们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因果关系,恰为历史的重点。” 

  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撰写的重点,看似几个人不相关联,但是他选择的几个人物都颇具代表性,作者把他们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论述,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人中龙凤,但是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在某种程度上追求变革,但是 结果对于个人或者个人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撼动制度和习惯,因为每个人都是制度和习惯的一份子。当他想改变制度时,无疑会损害很多既得利益者而被打压迫害。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在中国,哪怕想要搬一张桌子,都要头破血流”。维持现状的既得利益者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而想要阻挡历史的发展,无异于螳臂当车,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使有人认识到现有制度与社会发展不相契合,也没有办法改变什么,只能束手无策地看着明王朝义无反顾地走向灭亡。 

  在中国的历史上,以道德代替法制,在明王朝达到了极致,而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每个王朝悲惨结局的症结所在。根据明代开国几任皇帝的设计,国家是由道德治理的,数万名由道德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逐渐垄断了国家政治。表面上皇帝说了算,但是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受制于百官。历史上经常有明王朝皇帝杖刑百官的事件,这不只是体现皇帝冷酷,更重要的是百官对皇帝抗争的激烈程度。而道德怎么就成了祸害了呢?道德是虚无的,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一切合理的,都成了真理。而《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列举的几个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就是因为这些人在道德上是高大的,也不允许别人犯错。例如在立储这件事情上,皇帝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成立其苦恼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万历皇帝开始与文官集团怄气,开始不理朝政。这件事也让万历皇帝认识到,他其实不是这个国家的实际控制者,而仅仅是控制这个国家的象征而已。 

  能够制约百官的,乃至监督整个社会运行的,是一套道德制度,进故宫朱熹注释的孔孟之道。这套道德通过科举制度向天下读书人灌输,全社会都被这一套规范约束着。在春秋战国人性泯灭、道德混乱的时候,这套杂糅登记制度、礼仪规范和忠君爱国思想体系是先进的。但是到了明王朝,人口快速增长,物质日趋丰富,社会关系趋于复杂,这套规范就未免太过简单,甚至约束了当代人的思想和习惯,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通过《万历十五年》不难发现,我们长期以来就是以人治代替法治,以道德代替法律,这必然的结局就是人亡政息,就像能臣张居正,他的存在,为明王朝续命一百年,但是他死之后,很快受到了文官集团的清算,最终导致后代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发配的发配。而他为明王朝所设计的制度,也遭到废止。这种情况在我国历史上不胜枚举,这也是制约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缺乏制度的规制和约束,就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状况,即在功利主义的作用下,道德就很难突破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中的窘境,成为难堪的存在。而法治则弥补了道德的缺陷,从而“使人类的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法治应当成为公众的信仰。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言“这里所说的信仰并不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的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种或者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 

  当今的中国社会,在中国告别帝制以来一直努力现代化,追赶西方国家。截止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现在仍有艰巨的任务,例如中国的财政制度、军事技术、金融市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而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仍然在路上,我们离法治社会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制度的现代化,法治的现代化,建立法治政府能靠道德,依靠道德建立的社会,必然会像明王朝一样,出现人亡政息的状况。最终还是要用法治来约束权力,维护公众合法权益。这也是“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将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升格为依法治国委员会的原因所在。当前,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万历十五年》对历史的反思,以史为鉴,今人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 (作者:户恩波)

  编辑: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