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最好的纪念
2018-08-21 16:14:00  来源:检察日报

  来源:检察日报

  我的老父亲今年72周岁,性格坚毅刚强,他送我的4件纪念物我一直珍藏着。

  读高中时,我课余时间最爱看的是文学名著,看多了,就开始琢磨写点小文章。父亲很支持,省出钱来给我定了《语文报》,我也尝试着给报社投稿,在一如既往的坚持下,我的一首小诗在《语文报》上发表了,给我回报的是5元的稿酬。父亲非常高兴,答应会替我去邮局取钱让我花。

  又过周末回家时,父亲拿出一个崭新的保温杯,说报社寄给你的稿费我给取了,给你花了也没什么意义,干脆就加了10块钱买了一个保温杯算作对你的奖励吧!我把杯子接过来一看,是我喜欢很长时间的杯子,杯子的底部,“勤能补拙、功在不舍”,这是父亲用毛笔沾着白油漆写给我的祝愿。这句鼓励,让我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勤奋读书和写作的良好习惯。

  军校毕业分配到连队当排长,领到第一个月工资471元,赶紧去邮局把第一笔工资如数寄给父亲。第二年回家探亲时,父亲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布包,小心翼翼递给我,打开一看是一张471元的存折。父亲说,这是你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发的工资,很有纪念意义,没舍得花,就以你的名给你存起来了,留做个纪念吧!

  几年后我再次翻看这个存折单时,意外发现存折的最后一页上父亲用铅笔写的着: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要保持勤俭持家的好习惯,1996年8月5日。

  2012年3月,组织提拔我为某预备役高炮团的政治处主任。父亲知道我调职后和母亲一起从乡下老家到部队来看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我说:“好好看看这上面的字,这是我对你的要求,也是对你的希望。”字条上写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父亲说,当了领导干部千万不要翘尾巴,别辜负了部队首长的嘱托和官兵的期望。这张纸条我把它压在了办公桌的玻璃底下,作为我的座右铭。

  4年后,我转业到地方工作。何去何从,心中忐忑,于是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征求意见。父亲说:“我原来在供销系统干过纪检工作,这种工作比较适合你,如果有纪委或者检察院的话,可以选择试试。”

  一个月后,在我即将去检察院报到时,收到父亲一条短信息:发扬军人作风,做到退伍不褪色。牢记检察使命,做到公平不枉法。父,2016年12月10日。

  这条电话短消息,我依然保存在手机里。一年多来,我不忘父亲的教导,工作中坚守军人作风不变,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兢兢业业。

  一个保温杯、一张存折单、一张旧字条、一条短消息,父亲送给我的这四样最好纪念,尽管代表的都是过去,但留给我的却是写满父爱的无价之宝。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