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强大,不仅需要强盛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更需要法治保护和文化引领。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则无旁贷。泰州检察人除了庆祝海军诞生,还做了什么呢?
4.23也是世界读书日,是一个交流研讨、启迪思维的重要时刻。郑板桥诗云“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泰州检察一群人,集聚在海陵区检察院,观影,品茗,论道!
市检察官文联、市检察学会于4月23日在海陵区检察院开展“看法律名剧 谈检察担当”活动,两级院部分干警参加了活动。
观看法制影片《十二公民》
影片介绍: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
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
开启沙龙模式、碰撞思想火花
检察人看电影,肯定不是图个热闹,作为专业法律人士,自然有不同的视角。下面就介绍一下观影后的讨论场面。
主持人:影片中表现了一些偏见,如中国人不抱团;蹲过大狱、离过婚,能养出什么儿子;有钱人不违法能挣这么多钱;富二代不负责任;大款和女学生爱情不真诚等等。加上每个人的经历,都影响了对案件客观公正的判断,那么现实办案中我们遇到过哪些偏见,又是如何避免偏见的?
靖江市检察院张洋:在当今时代,我们极容易受各种影响来定夺事情的真相,甚至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但司法者要有怀疑精神,无论怀疑的结果如何,怀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存在。
姜堰区检察院夏有文:人在思维过程中往往无法脱离自身情感的支配,保持百分之百的理性和客观。
检察官要不受案件中现有证据的影响,特别要克服案件初始信息符合自身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时,就容易接受而不加怀疑的思维怪圈,认真分析每个证据的证明效力,全面梳理证据。
主持人:影片开始阶段,大家对案件事实有很多分歧,何冰扮演的陆刚以及其他人是如何说服大家在无罪上取得一致意见的,我们作为检察人员,如何说服当事人、其他司法者、普通群众?
兴化市院王同叶:影片中何冰饰演的角色,作为一开始就是持反对意见的陪审员,从头到尾,无论是自己分析案情,还是反驳对方意见,都始终做到有礼有节,心平气和,始终把握这个度,避免将有价值讨论变成无理由吵架。
我们检察人员释法说理,也能做到善于倾听、有的放矢,一定能起到很好的释法说理效果。
高港区检察院张倩:光凭三寸不烂之舌,即便舌灿莲花也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有证据,才能拨开云雾见真相,从而让人心悦诚服!正如电影中的陆刚等人,发现女证人近视的事实才能合理怀疑她的证言。
主持人:这个影片从法治宣传视角有哪些成功之处?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对于我们建设检察公共关系有哪些启示?
高新区检察院许倩榕:影片中的十二个陪审员淋漓尽致地塑造了当代社会群像,贴近观众的生活,让人产生共鸣。启发我们的宣传工作,不需要阳春白雪,而要贴近人民群众。
泰州市检察院袁昊:影片中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引起舆论哗然。这个应该通过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有效传播平台,将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的理由向公众进行展示,让公众理解检察机关并非包庇罪犯,而是坚守罪行法定、疑罪从无等法治理念。
主持人:影片中何冰扮演的角色与张飚有何相似之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作为检察官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坚守法治底线?
泰兴市检察院季海:我的意见是办案办事不光是要坚守底线,还要坚持高标准。俗话说: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如果我们的要求仅仅是坚守底线,结果只能是求其下。在司法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包括办案办事,都要高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正义和公平。比如影片中的案件,不应该存疑不起诉,而是直接绝对不起诉。
海陵区检察院于萍:剧中何冰饰演的角色,在生活中往往会被认定为“刺头”。他们较真、倔强、不留情面,在这个意义上,张飚和何冰扮演的陆刚有些相似,
张飚和陆刚坚守的就是良心两个字。至于是否绝对不起诉,没有谁具有上帝视角,检察官等司法者在办案中,只能靠客观证据来判断。
泰州市检察院丁铌:《十二公民》中有女性证人证明看到杀人,有老人说听到杀人和看到逃跑,有参加聚会的人说没有看到富二代回家,有一把和富二代拥有的刀相似的刀在现场,这些证据在电影中都被证明是不可靠的。我们在办案中,有一个思维惯性,认为被告人容易说谎,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容易说谎,但其他证言比较可靠,但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能说谎,任何证据都需要被怀疑。
“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
——来自《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