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主旋律电影的短板
2018-02-07 14:19:00  来源:

 “为什么有些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拍成电影就不好看了呢?那是因为没有完成从‘事迹’到‘故事’的艺术转换。”日前在京举行的电影剧本《信仰》研讨会上,影视剧作家赵葆华指出了主旋律影片进入人心所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研讨会上,众多电影评论家认为,思想性正是此类影片的优势所在,然而,不少主旋律电影不讲究叙事和表现手法,一味刻板说教,导致艺术性和观赏性大打折扣,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研讨会上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检察题材电影电视作品,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检察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多以主旋律为主。

  主旋律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的重要话题,积极倡导的结果是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而一些成功之作更是巩固了这一命题的地位。去年“七一”前夕,经过编导们精心策划、潜心创作,一批讴歌社会正能量的影片陆续制作完成,如《永远的焦裕禄》《天上的菊美》《世界屋脊的歌声》《真爱》《兰辉》《卒迹》《大地赤子史来贺》《一号目标》等一批新片,为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典范。

  早在1987年,中国电影就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口号,主旋律电影就此诞生。主旋律电影以弘扬社会主义时代旋律为主旨,承载着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任务和教化作用。这些作品充分展现重大革命历史背景,展现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环境,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积极进取的人生。1989年推出的《开国大典》成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表现手法上的多样化严重不足,托举出的主旋律缺乏丰厚的根基和感人的力量。创作者惟恐主旋律不够鲜明而采取直接说教的形式,导致主旋律影片数量很多但感染力不够、艺术价值不高,这种局面亟须改变。

  虽说主旋律影片实现普遍叫好仍是件极其难得的事,但时代需要更多的主旋律优秀之作,创作者们理应回应时代的需要,以积极的措施和正确的思路,在艺术多样化的前提下倡导主旋律。现在,国产电影艺术创新越来越趋于成熟。这种创新不是指那些高票房的商业影片,让人看后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听别人说好人云亦云,而是指在一些传统领域特别是市场向来不大看好、票房价值不高的主旋律影片,需要更多的创作者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实现主旋律电影的新突破。

  中国电影一直是塑造中国式好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强大推手,《焦裕禄》《张思德》《杨善洲》……这些令人难忘的优秀影片无疑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光辉形象。然而,主旋律电影倡导的价值观与现实社会之间似乎总有一道裂缝甚至鸿沟。主旋律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如何兼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无论是英模人物还是好人形象都需要“落地”,他不仅应该生存于崇高的价值体验之中,也应该可亲、可近、可感。主旋律电影的普遍不足,就是在弘扬党和政府需要的精神实质方面容易直接表达主题,人物被没有限制地拔高、概念化,最终让作品失于空泛和苍白。

  应该看到,直露的宣教、生硬的演绎、肤浅的表达,都不可能使主旋律影片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无论是从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大的方面考虑,还是从提高观众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等小的方面考虑,我们需要那些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让作品聚焦于人性、人情、人心等永恒的主题。对于现实题材的电影创作来说,则要善于寻找独特的艺术表现角度,通过生动、多样的叙述方式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摆脱浮光掠影式的“神化”陋习。

  
  编辑: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