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兑现我的誓言
2018-02-07 08:46: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第一次穿上检察服

  直到今天,我还经常被一些同事和朋友们质疑:“山东中医药大学还有法学专业,不会是法医吧?”其实,我在母校就读的是货真价实的法学本科。从我们当时2006级法学系只有46人,到现在的2016级法学系在读学生已经达到了120人,推荐免试就读研究生的名额也由1人增加到了现在的3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条件、生源及毕业生质量都实现了大幅度的飞跃。

  说到自己最终坚定投身检察事业的梦想,还是2008年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在李军海老师的法律职业伦理选修课上,他问我们:“大家想一想,你们毕业了想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于是,我就在心里把自己多年来关于职业选择的梦想又梳理了一下,并不由得把身体又端正了几分。

  同学们都盯着自己的课本,不好意思主动发言。李军海老师便开始用期待的眼光环顾。或许是我看上去很有“正能量”——坐得笔直嘛,李老师点名让我第一个发言,这也让我激动起来。

  我一边想着高中以来的梦想,一边发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的梦想是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检察官……”

  当我把梦想分享给老师、同学的时候,自己的心怦怦怦仿佛就要跳出来:一方面这毕竟是在庄严的课堂上第一次与这么多同学分享自己多年来一直深深埋在心里的理想,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梦想难以成真。

  出乎意料的是,李军海老师并没有简单评价一个“好”鼓励一下。他听完先是惊讶,然后认真地说:“刘蓓同学立志成为检察官,理想非常崇高,讲得也很实在,显然是肺腑之言。但是,我希望你永远记得今天的誓言,不被各种利诱迷失方向,这样老师也就欣慰了,社会也多了一份希望!”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心里想着:“人民检察官,多么神圣的职业,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同学为我见证、为我鼓劲,自己难道不应该加倍努力吗?”

  从此,我学习起来更加带劲:国庆中秋长假是我在自习室研究疑难复杂刑事案例的宝贵时间,劳动节假期又是我和曹云吉师兄走上济南泉城广场开展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课题问卷调查的最佳时机,寒暑假更是我到家乡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检察院实习体验检察工作的难忘时光……当然,首届“泉城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冯秀云教授那句“只要意志坚、能够苦下功,一个书桌,一张板凳,一套教材,足以学好法学专业”的经典语录,直到现在也激励着我,让我从不抱怨,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母校毕业后,我考到了江苏省邳州市检察院,实现了追逐多年的检察梦。那一天,也牢牢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2010年8月9日,这也是一份新的责任和使命的开始。

  虽然离开了母校,但母校依然影响着我,尤其是“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更是为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与反渎局谢明坤副局长在寒风凛冽、水面结冰的严冬乘坐没有暖风的警车下乡取证时,我告诉自己:很多来检察院信访的群众还骑电动车呢,能有车坐,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效率,该知足了;当在检察院领到第一份月工资1345元时,我提醒自己:单位为我们外地干警提供了免费宿舍,节省了租房开支,要心存感恩呢;当在工作中遇到个别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配合调查取证甚至态度蛮横时,我宽慰自己:只要有信心,这样的阻挠会越来越少……

  两年前,我又来到了祖国南端富含椰风海韵的海南岛,成为一名贴近农村和农民的乡镇检察室干警,继续践行自己对检察事业的承诺。正因为母校培养了我不怕吃苦、甘于寂寞的习惯,我充分利用周一到周五晚上在乡镇检察室值班的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检察新闻宣传和理论调研文章。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多篇,撰写的《检察官文化修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一文在第五届中国检察官文化论坛中被评为优秀论文……这些进步的取得离不开母校的熏陶,离不开邳州检察院、儋州检察院对我的培养——母校是大学,检察院是“社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此机会,我还想向母校的李军海老师说几句话:学生的誓言做到了,请您放心!就在2016年,学生先后谢绝了来检察室咨询法律问题、举报渎职犯罪线索的吉林通化市籍大叔的人参“土特产”和广东信宜籍阿公阿婆的几百元“茶水费”。我一边婉拒这些财物,一边说着:“我是检察院干部,也是一名党员,国家也给我们发了工资,为你们解答法律问题,提供诉讼文书模板,都是应该的。”

  那个时候,我想着的就是自己曾在您法律职业伦理课上谈检察梦时的誓言,感觉像是又回到了课堂,自然纯真。

  (作者单位: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