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西施故里之争可以休矣
2018-02-06 17:10: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谁都没料到,一场文化研讨会竟开成了“声讨会”。近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的“西施文化的当代价值研讨会”上,不少与会学者对“邻居”杭州市萧山区“争抢”西施故里的现象进行了关注,认为“不能以利益为目的抢夺名人故里”。历史学者林华东等则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举办一个西施故里研讨会,解决这一并不难的文化学术问题,让各方现场提供史证,把问题搞清楚。

  诸暨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西施是诸暨人,这是历史的结论。中间虽有几次争议插曲,也早已盖棺定论。”据称,20世纪80年代那场西施故里之争,其结果已载入《苎萝西施志》及1986年第4期《绍兴师专学报》。两书刊登西施故里和越国史事,从先秦到近现代进行了系统梳理。国内著名的文史学家姜亮夫、黄裳等都发文,希望“正视历代史籍记载”“不能信口开河”。

  但萧山方面似乎并未认输。“最近很轰动的G20主会场播放的视频说西施在萧山浣纱,勾践在萧山卧薪尝胆;萧山的官方网站说萧山是西施故乡。”花费2.58亿元巨资请谭盾打造的大型实景音乐剧《西施》也将开演,以“讲述西施传奇,传播萧山文化”。有专家认为,大概因为西施、郑旦由越入吴,途经绍兴、萧山、德清、桐乡、嘉善、湖州、苏州等,沿途各地都产生了纪念西施的古迹,有学者称之为“西施之路”,萧山境内有几处西施古迹不足为奇。

  名人故里之争古亦有之,只不过于今为甚。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星光灿烂。名人故里因蕴含的人文价值,自然就成为惠及后人的一方宝地。于是,围绕名人故里,纷争四起在所难免。炎帝、老子、孙子、朱熹、诸葛亮等故里都曾发生过争抢战,以至“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

  谁都明白,名人故里之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旅游之资源也。只要傍上名人开发利用,不仅是本稳赚不赔的经济账,更是笔厚重的文化账、亮丽的政治账。其文化项目一旦入选国家“非遗”项目,还能申请享受国家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资金,于是“拉名人虎皮,做地方经济大旗”,演绎了一系列区域经济竞争的“名人”故事。

  但凡事皆有度,皆有底线。即使名人故里蕴含了丰富的资源,是块炙手可热的大蛋糕,也当师出有名,有史据查考,历史为证。这种以史为证的学术态度,当为各方所应恪守的游戏规则和底线。可我们看到,为争名人故里,一些地方道听途说,甚至向壁虚构。不只政界、旅游业人士热衷此道,连一些学者也摇唇鼓舌,更有甚者,连《水浒传》中著称于世的虚构人物西门庆,竟然也曾引起多地争夺。西门大官人也一改“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形象,成为当地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由于逾越了道德文化底线,为公众所不齿。

  当年西施故里之争时,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曾公开发文提出:“西施出生地的问题有历史的记载,也有专家的考证,早有定论。倘若弄虚作假,即使蒙混一时,将来亦是站不住脚的,还要受到历史的惩罚。”文化部、文物局曾发通知要求各地不宣传有争议、未认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虚构人物故里。基于此,所有的名人故里之争,都当以历史为圭臬,回归到学术论证的平台上来,罗列史证,百家争鸣,去伪存真。若信口开河,无中生有,说轻了是对传统文化的轻薄,不自信,说重一点与耍流氓无异。

  编辑:豆颖